慧择小马老师 · 一年前414 人看过
这两天朋友圈里的房产中介明显活跃了起来。刚开年,楼市“春雷”就炸响了!
上周住建部部长一大早在接受采访时,就明确表态:
首套房要大力支持,首付比、首套利率该降都要降下来;
二套房要合理支持,以旧换新、以小换大、生育多子女家庭,政策得给予支持;
三套房原则上不支持,不给投机炒房客入市留有空间。
央妈比住建部更直接,晚些时候也撸起袖子下场,表示:
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,可阶段性维持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。
说人话就是——
新房价格,连续三个月下跌(环比和同比)的城市,首套房贷利率可以不设下限(之前首套房最低利率为4.1%)。
根据国家统计局全国70城房价数据,最近3个月房价持续下降的城市共有38个,其中不乏天津、厦门、郑州、武汉、温州等城市的身影。
我算了一下,100万房贷,30年等额本息情况下,利率每下降0.15%,每月房贷可以少89元左右,总利息能少3万多。
政策出台为哪般?
信号相当明显了,房价不能跌。
稳房价,就是稳预期。
把房地产市场拉起来,对今年的经济尤为关键。
很多朋友应该都听过拉动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:投资、消费和出口。而关于三驾马车,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融学的徐远教授早前分析表示:
消费是“慢变量”,取决于千家万户的恒常收入,不能指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;
出口是“外变量”,世界经济减速,全球供应链调整,双重压力下中国出口难言增长;
投资是“自变量”,但基建空间不大,制造业受制于企业盈利和技术周期;
房地产成为明年经济的胜负手。
就大宗消费而言,很难再找到能与房产相媲美的项目。房地产关联着钢铁、建材、家装、家电等数个上下游产业链,不管是从稳经济、保就业,还是从促销费来看,拉动房地产都是关键时刻下的非常手段。
大力支持首套房购买,
一是为了刺激那些「还有一定积蓄、未来收入还没被抵押出去的」人群把钱从银行拿出来,希望以此来带动经济;同时也是为了给后续的政策留有一定余地。与前两轮的救市力度相比,这次明显还没有使出全力。
但考虑到人口下滑、城镇化基本到顶、居民负债利率高企等因素,再叠加国际外部环境的影响,这轮救市的难度更大,可操作的空间实际上十分有限。
只有等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考虑再开闸,比如解除限贷限购等,把那些被政策限制住的购买力释放出来。
但这是最后一手、用了就没,所以要省着用。
接下来怎么办?
楼市行情接下来会怎么走?我们该如何应对?
就当前释放出来的政策来看,我只能说想法是美好的。
央妈这次送温暖,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,只不过是刚刚到期的房贷政策的“续签”罢了(当时给了-20BP的建议,现在是因城施策自由发挥)。
其实从去年年底到现在,LPR已经调整了数次,持续在房贷利率端利好购房者。至于效果 ——
从国家统计局网站获得信息来看,居民新增房贷规模仍然是呈持续下滑的态势。
希望通过降低首套房的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,刺激年轻人掏空“6个钱包”和未来几十年的收入来买房,就跟「发了一张兰博基尼50元代金券」的效果差不多。
这招在过去还能有点效果,因为大家都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。
但现在,一没钱,二没预期。
刚需撬不动杠杆,也不敢撬杠杆;置换卡在了房子不好出手以及“认房认贷”的政策;而那些购买力极强的炒房客在嗅到苗头不对后,早就纷纷选择离场,把资产变现。
而楼市一直都是买涨不买跌的,在市场持续萎靡的背景下,大家更多的是观望情绪。预计接下来开发商还会继续以价换量。
至于,你问我如何应对?
这和买保险的道理是一样的,取决于自身需求。
如果你本身就有买房、置换的需求,手头也有一定的资金,那可以提前准备起来。至少手里要有几个中介资源、有几个备选小区吧。时刻感受市场、了解最新的政策。一旦有合适时机,那就出手呗,政策给你优惠了。自己住的话也不用纠结那么多,家很多时候不是用金钱衡量的;
如果你的钱远远不够,或者本身觉得房子可有可无,租房子住也一样过得幸福,那政策再优惠,也与你关系不大。没必要被外界信息所扰动;
如果你是想投资炒房,那我还是持保留意见,难度太大了。把时间拉长,你的房地产投资增速不超过7%~9%基本等于亏损,折旧成本、持有成本、贷款、通胀以及未来大概率会征收的税款...还不如趁早锁定份储蓄险来得省心。
我的个人看法是,一定要量力而行,做好风险管控,不要盲目加杠杆。
写在最后
危机的实质,是预期和信心的危机。正因如此,房地产市场的问题,也不是房地产单一领域能解决的。
市场真正的复苏,需要全社会各阶层,信心和预期的恢复,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。
现在大家都在过冬。大部分人都是以一种“苟着”的心态应对未来,具体体现在超额储蓄、提前还贷、资产置换、消费收缩等等。
根据今年的金融统计数据,2022年1-11月,居民部门新增存款14.9万亿,预计2022年全年居民部门新增存款或超过16万亿,大幅高于往年水平(2019、2020、2021年分别为9.7万亿、11.3万亿和9.9万亿)。
而且越是有钱人,储蓄率越高。
资金主要诉求是“求稳”,预期和信心明显不足。
所以目前來看,至少先让大家工作稳定,经济运转稳定,能稳定的赚到钱,才能说楼市什么时候有希望筑底回暖。一起期待接下来几个月,还有怎样的大招出现吧。
最后,如果有保险疑问的朋友,可以咨询你的保险咨询顾问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