慧择小马老师 · 一年前9358 人看过
大家好,我是小马老师。
今天来跟大家聊聊最近发生的一件大事儿:
“社保「五」险 要变 「六」险啦!”
最近这个消息刷爆知乎微博朋友圈。
消息传开后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拒绝的。
拒绝的原因很简单:感觉又要多交钱了……
所以——
社保第“六”险是啥?有啥用?
它在已经试行的城市,跑得怎么样?
为什么要推出第“六”险?
今天小马老师,专门来为你解解惑。
01
社保第“六”险是啥?有啥用?所谓的社保第六险呢,指的是“长期护理保险”。
名字太长,小马老师就简称它为“长护险”吧。
它的作用很简单。
就是为失去基本生活能力的人(比如瘫痪),提供护理服务或者经济上的补助。
小马老师仔细研读完官方指导意见。
帮大家总结了长护险的3个要点:
① 谁参保,谁享受?
从职工医保参保人群起步。
享受待遇的人以“重度失能人群”为主。
② 公司交钱还是个人交钱?
都要交钱。
单位缴费从职工医保划出;
个人缴费暂不明确,鼓励从个人账户扣费。
③ 待遇怎么样?
失能人群可报销70%左右的护理服务费。
不过,官方只给了一个框架性的规划。
换句话说,信息量太少,具体细节还不明确。
但某些城市快人一步,已经悄悄试点一两年了。
接下来,小马老师以广州与上海为例,带大家看看长护险在这两个城市做得怎么样。
02
长护险,在试点城市跑得怎么样?
这是广州和上海的政策:
在小马老师看来,有这3个重点:
重点一:怎样才能享受待遇?
上海和广州都是采用评估制度确定谁可以享受长护待遇(其它试点城市基本也是)。
即由专门的评估机构判断是否符合享受待遇的条件。
但每个城市的具体评估标准不同。
广州市采取的是通用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》:
按要求,总分要低于40分才符合领取标准。
要达到这个标准,失能程度已经是相当严重了。
重点二:要交多少钱?
害怕交钱,是许多人跳脚反对第“六”险的原因。
如果你也有这种顾虑,放宽心,因为目前还不用交钱。
比如上海和广州,是直接从医保基金里划扣(即个人不用再交钱)。
小马老师还看了下其它试点城市的情况:
总体上看:有些城市不交钱,有些城市要交钱,但费用非常少。
重点三:待遇怎么样?
支付范围和标准内,第六险能报销基本生活照料费与医疗护理费。
这个报销比例在75%-90%左右。
每天有限额,大概就是几十块到一百左右一天。
比如上海的陈阿婆,就用上了长期护理保险。
每周有5天,护理员会到家里为她提供1小时的专业照护服务。
费用是65元/小时,长护险报销90%,她自己只需掏6.5元。
总结一下,从现在试点城市的情况来看,有优点也有不足:
优点:长护险缴费很少。
不足:长护险补贴标准比较低。
据统计,15个长护险试点城市,享受待遇的人有42.6万,但人均待遇不到1万一年。
相比高昂的失能护理费用,这个补贴金额显然不够。
03
为什么要把长护险纳入社保中?
难道真的像开头网友调侃的,是为了“多收钱”吗?
并非如此。
咱们来看一组数据。
据社科院的《2018-2019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》显示:我国约有4.8%的老年人处于重度失能、7%处于中度失能状态。
也就是说,我国2.5亿老人中,有超过1200万人重度失能。
与之相对的是,养老护理员仅30余万,也就是说一个护理员要照顾40个老人。
失能老人多,护理人员少。巨大的缺口,带来的是高昂的护理成本。
如果请人护理,全失能老人每月的护理费用约为7000-8000元,家庭负担非常大。
长护险应运而生。
一方面,它可以减轻个人的压力。
另一方面,在政府大力推动下,将推动我国养老护理产业快速发展。
这种快速发展,反过来又能降低护理费用。
形成养老产业的良性循环。
而这条路其实是有经验可循的。
因为长护险其实是个进口货。
在德国、日本和韩国,它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。
当然,最后小马老师还是要提醒一句:
长期护理险是个好事儿,但它毕竟是基础保障,作用有限。
要想老年生活过得去,咱们必须争点气。
做好保险配置和养老储蓄,让将来的自己过得更体面更有尊严一些,是现在我们该趁早做的事情。